Investment
  • Introduction
  • 獲利性分析
    • 利潤
    • 商業循環
    •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
    • 每股盈餘 EPS
    • 本益比 P/E PER
  • 安全性分析
    • 負債
  • 其他
    • temp
Powered by GitBook
On this page
  • 《營業成本》
  • 《營業費用》
  • 《業外損益與稅額》
  • 《毛利率》
  • 《營業利益率》
  • 《淨利率》

Was this helpful?

  1. 獲利性分析

利潤

PreviousIntroductionNext商業循環

Last updated 5 years ago

Was this helpful?

利潤是做生意賺不賺錢的關鍵。

要衡量利潤,我們會用利潤比率,也就是毛利率、營業利益率、淨利率,這三個數字

  • 毛利率:可看出公司產品本身的競爭力

  • 營業利益率:顯示公司本業的經營狀況

  • 淨利率:晨間公司最終的獲利情形

《營業成本》

營業成本是與產品直接相關的支出。

像是原料成本、設備折舊成本、工廠員工薪資成本等。

對一家雞排攤而言,營業成本則包括了雞肉成本、瓦斯費、油費、雞排攤設備折舊費、炸雞排員工薪水等

《營業費用》

營業費用是與產品間接相關的支出。

以雞排攤例子而言,發廣告傳單的工讀生薪水就是其中一種。

  1. 管理費用:日常管理開銷,如管理階層雞排攤店長的薪水、獎金

  2. 銷售費用:為了拓展營收所花的錢,包括業務獎金、市場調查費、廣告費等等

  3. 研發費用:為了開發新產品的花費,主要有研發設備、研發人員的薪水獎金等等

《業外損益與稅額》

公司除了本業經營外,還有一些業外損益與稅額,

例如雞排攤老闆把錢拿去投資麵粉廠,或大企業會轉投資其他子公司,以及每年必須繳交的所得稅等。

業外損益的項目眾多,只要把握一重點:這個項目是偏一次性還是長期性?

一般業外損益都是一次性的,例如匯兌損益、短期投資損益、處分資產損益、保險理賠金等

長期的業外損益不多,主要是『採權益法認列之投資損益』這項,他和被投資公司的獲利有關。

《毛利率》

毛利就是營業收入(簡稱營收),減去營業成本後的金額。

對於傳統製造業、原物料產業而言,營業成本是主要的支出,

因此毛利率是重要的觀察指標,是評估「產品競爭力」的重要數值。

製造業的成本占營收比重都很高,所以毛

利率都偏低,尤其電子組裝廠如鴻海(2317) 、緯創( 3231 ) 、英業達(2356)等更是普遍低於10% ,甚至有「毛三到四」與「毛利小五郎」等戲謔稱號

製造業有高毛利,代表產品愈有競爭優勢

唯有降低成本才能維持或是提升毛利率,兩個面向來看

  1. 改善產品製程

  2. 原物料價格波動 (不代表產品競爭力提高)

多發生在原物料相關類股,原物料類股毛利率的波動性通常很大跟公司的製造技術無關

《營業利益率》

對腦力密集型產業,例如軟體公司、IC設計、生技藥廠等,

主要支出為研發、銷售等費用,

因此營業利益率為重要指標,確定公司的費用沒有失控。

軟體公司,如遊戲研發公司網龍

(3083) 、宇峻(3546) 、傳奇(4994)等,毛利都超過80% ,主因遊戲公司的花費都在研發費用,營業成本占營收比重都不高。

不肖公司未向法人誇耀其產品競爭力,在編制財務報表時,會將部分的成本項目移到費用,讓毛利率看起來增加不少,但公司的獲利能力並無任何改變。所以判斷公司獲利狀況時,最好仍以營業利益率為依歸。如一家公司毛利率不斷上升,營業利益率卻悄悄下滑,千萬別貿然買進。

《淨利率》

一家公司最終淨賺的獲利,必須把營業利益再扣掉業外損失(或加上業外獲利)與稅額,算出來的結果就是淨利。

淨利佔營收的比重稱為淨利率,數值越高代表公司獲利能力越強。

最好不要低於10%,不但代表公司獲利能力差,也代表獲利變動風險大